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授牌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2017-10-01文/德艾普

图片5.png

        9月30日下午,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授牌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创新大厦举行。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总经理周勇,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等出席仪式。王琪珑主持仪式。

仪式上,李术才从组织架构、发展载体、金融服务、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等方面介绍了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工研院”)的基本情况,并围绕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制定规划、推进基地建设、开展2017年度重点项目、举办“创新山东”服务论坛、建设驻鲁高校成果转化基地等方面介绍了山东工研院2017年的工作部署。李术才表示,2018年,山东工研院将从强化技术研发、狠抓成果转化、设立“政策特区”、完善绩效评价、打造工研院品牌、创新考评机制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扎根齐鲁,服务山东,共同促进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繁荣。

1.jpg

 樊丽明,王宏志,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人力资源管理部部长张维国,李术才,山东大学校长助理贾磊分别为山东工研院首批创新中心——晶体纤维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宽禁带半导体协同创新中心、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地下工程灾害预报及控制协同创新中心授牌。

ss1.jpg

在与会领导嘉宾共同见证下,仪式上举行了五项产业化项目、五项平台合作项目共十个项目的签约。五项产业化项目包括:“两极温域”节能隔热材料产业化项目、不良地质超前探测产业化项目、高端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与模块产业化项目、超宽禁带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化项目、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五项平台合作项目包括:交通领域技术研发平台合作协议、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研发平台合作协议、液氮复合介质消防技术与装备研发平台合作协议、共建山东大学地热开发研究院合作协议、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入驻济南高新区合作协议。

协同创新中心代表、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李贻斌教授在发言中感谢山东工研院为山东省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人才聚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了新的平台。他分析了在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各制造强国为保持技术领先推出的智能制造战略,包括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实施规划,表示山东工研院的成立正是山东省打破创新机制束缚,实施“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举措。他介绍了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科研实力与多项科研成果,回顾了在济南高新区各项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中心的成果转化情况,相信山东工研院必能更好地推动技术转移,实现技术引领,促进山东省关键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有效转化,推动山东省技术创新与产业水平迈上新台阶。

项目签约代表周勇代表10家签约单位,对济南市政府、山东大学和省科技厅一直以来对各家企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在山东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大环境下,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视科技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成立了院士工作站,与山东大学等多个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本次通过山东工研院,与山东大学联合成立“交通隧道装配式机械化支护成套关键技术研发平台”,通过强强联合,发挥山东大学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市场优势,相信会迅速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交通隧道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隧道安全、高效、经济建设,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王宏志在致辞中代表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创新中心的成立和刚刚签约入驻的首批企业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诚挚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东工研院发展的领导、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济南市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工研院创新中心在此授牌,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将为今后济南市在高端科研平台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引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王宏志分析了济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以及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发展措施及优势,对山东工研院的建设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工研院秉承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思想,开放式办院,吸引八方人才来济南;希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在股权激励、政策扶持等方面大胆创新,最大程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希望工研院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做出表率,积极推进先进科研成果在济产业化,济南市将全力配合,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

樊丽明在讲话中指出,扎根齐鲁大地,建设一流大学,服务山东发展,是山东大学的历史使命。山东大学将工研院的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思考、部署、建设,努力将这一平台打造成山东大学专家学者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平台,山东大学与兄弟院校联袂服务山东的重要平台以及校企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樊丽明表示,山东大学本着“顶天立地”的方针建设“双一流”,一方面根据山东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国家发展需求,经学校研究,教育部评审批复,最终确定重点建设的五大学科领域——“数学与数据科学”、“化学与物质科学”、“材料及加工制造”、“中国古典学术”、“临床医学与重大疾病”。另一方面,学校提出,服务山东战略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山东发展就是服务国家发展、扎根齐鲁大地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围绕这一理念研究制定了《山东大学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行动方案》,规划了山东大学服务“智造山东”“健康山东”“文化山东”“经济山东”“海洋山东”的五条路径。樊丽明希望各方开拓创新、携手努力,早日把山东工研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产学研结合体,有效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争取走在全国科技创新及转化的前列,为济南四个中心建设和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图片9.jpg

济南高新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中乌新材料、山东宏达、山东禹王集团等有关企业负责人;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部分校友代表和媒体记者;山东大学党办校办、宣传部、科研院、资产部、后勤保障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工科及相关学院负责人,部分专家教授等参加了仪式。

2015年7月10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签署《共同建设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框架协议书》。山东工研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区域发展需求,坚持立足济南,服务山东,辐射全国,集聚一流人才,搭建一流平台,完善“科学研究—应用示范—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全链条、一体化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打造集人才、科技、项目、资本于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济南先行区建设,构建国内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创新研发机构,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链接:http://www.view.sdu.edu.cn/info/1003/94880.htm

 

分享至:
上一篇:回望总理考察山大报道•晶体材料篇下一篇:山大校长樊丽明来区调研山东工研院建设情况